苦蘵(燈籠草)Physalis angulata L. 【茄科】

苦蘵(燈籠草)Physalis angulata L. 【茄科】

燈籠草低海拔、平地常見植物,住鄉下或4、5年級生應該都吃過它的果實,小時候跟媽媽到外面工作,媽媽順手拔了顆果實讓我吃下,甜甜的滋味還不錯,記得媽媽叫它「披博啊」(台語)當下雖不懂什麼意思,但至今仍記憶深刻,在台灣「燈籠草屬」原有3種,後期又有新歸化植物“毛苦蘵” 野人尚未見過,如以植株型態及棲地來講以“苦蘵”與“毛酸漿”比較相像,下面會放1張比較圖讓大家參考比較一下。
(比較圖)

簡誌描述如下:
一年生草本蔓藤植物,株高10-50公分;莖基部分枝,具三稜,單花,腋生,下垂,花梗細長

花冠淡黃色,闊鐘狀,內具紫色斑點,5淺裂;雄蕊5枚,花藥黑紫色,著生於花冠筒;雌蕊心皮2枚,合生,子房2室,花萼鐘形,宿存,具5稜
(花冠淡黃色內具紫斑,雄蕊5)
(花萼5近無毛)
(花與果實)

單葉,對生,卵形,長3-8公分,寬2-5公分,全緣或波狀緣,柄長1-4公分;
 (單葉互生)
(波浪緣)
漿果黃綠色,球形,被包圍在燈籠狀的花萼中;種子褐色,圓形
 (種子於宿存花萼內,外具10稜)
 (莖、葉無毛)
(花謝後花萼增大包覆種子)

分佈全島低海拔之山野、田園及荒廢地
(植株照)
(生態照)

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