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酸漿 Physalis pubescens L. 【茄科】

毛酸漿 Physalis pubescens L. 【茄科】

繼昨日的“苦蘵”今天續看“毛酸漿”分佈低海拔,網路資料皆稱普遍分佈但野人只見過一次,生長在山路邊坡上,一見到本尊其實馬上就可以跟“苦蘵”做區別,“毛酸漿”真的很毛而且是被“腺毛”如果還是看不出來的話,可以找一下果實“毛酸漿”的膨大宿存花萼只有5稜,“苦蘵”有10稜。
(比較圖)
簡誌描述如下:
一年生草本,株高20-60公分;莖直立或斜上,多分枝,具稜,被毛

單花,腋生;花萼鐘形,5裂,線狀披針狀,被毛;花冠黃色,中央帶有紅褐色斑點,5裂,被毛
 (花冠黃色,中央有紅褐色斑點)
 (花萼、莖被腺毛)
(雄蕊5)

單葉,對生,卵形至闊卵形,長3-6公分,寬2.5-3.5公分,被腺毛,先端銳尖,葉基圓形,全緣或疏鋸齒緣,柄長1.5-3.5公分
( 卵形至闊卵形被腺毛,先端銳尖,葉基圓形,全緣或疏鋸齒緣)
(莖、葉被腺毛)

漿果黃綠色,近球形,5稜,被膨大的宿存花萼包被。
(膨大的宿存花萼包覆種子 5稜)

分布全島低海拔處,海拔五百公尺以下陽光充足之開闊地、荒廢地
(生態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