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裂皿蘭 Lecanorchis triloba.【蘭科】
幾年前“乾女兒”帶我去看本文主角,走進步道不久巧遇2位同好,我們簡單問好後就繼續往前行,這時小迷糊跟我說其中一位應該是“小米”另1位就不知道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網友“小米”……不久後來到目標地,黑褐色纖細的植株與環境顏色融為一體,如果不注意看還真難發現呢?!這個棲地有2-3株但都只含苞或已開過?見不到盛開樣,隨後我轉移目標鑽進一處山坡林內又發現幾株但一樣都無盛開的花,於是我們決定先逛逛其他區域,再繞回來看它(賭賭開花時間)……到了午後回到現場還是一付閉羞樣,這時小迷糊說:唉…… 來看好幾次了!總是賭不到它的盛花,既然無緣就只能打道回府了。
隔2天我剛好有時間經過此地,刻意繞過去看它一下,進到棲地附近又巧遇“小米”1人,這次我直接問他是“小米”嗎?他說是……就這樣我們開始閒聊,後來說到他們那天也是衝著“三裂皿”來的但就是拍不到盛花,我問今天呢?他說一樣沒開,我看了看確實如此,後來我帶他鑽林內到另外一個地方賭賭運氣,一進去看,哇……我的運氣真好,來看第2次就看到2-3朵正在盛開,就這樣……我們倆拍好拍到滿才滿足的離去而“小迷糊”我真是抱歉,只能讓妳看看美美的照片了!。*^O^*
引用「台灣生命大百科 作者:許天銓」形態描述:
真菌異營草本。花莖高20-50 cm,幼嫩時黃褐色,漸轉為亮黑褐色,通常具多數分枝。
花序軸1-5 cm,花朵密生,逐次開放。
花不甚開展,萼片形狀接近倒披針狀長橢圓形,末端圓鈍,長10-11 mm,寬約2 mm;花瓣倒卵狀長橢圓形,略寬於萼片;唇瓣亦與其他花被等長,寬約4mm,白色,約一半長度與蕊柱合生,末端三裂,側裂片基部具肉突,中裂片表面密佈多細胞毛。
(花苞)
(含苞待放)
(盛花)
(唇瓣與蕊柱合生)
(中裂片表面密佈多細胞毛)
(花瓣倒卵狀長橢圓形)
(萼片倒披針狀長橢圓形)
果實長1.5-2 cm,約略與花莖垂直。本種屬於皿柱蘭屬中植物體較高大的類群,但花部尺寸在台灣同屬中最小。
(果實)
主要分布於馬來西亞區系,北限為琉球群島。在臺灣已知不連續分布於北部及南部低海拔地區(300-500 m)闊葉林下,喜好溫暖而濕潤之環境。
(生態照)
(植株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