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破傘菊 Syneilesis intermedia (Hayata) Kitam. 【菊科】

台灣破傘菊 Syneilesis intermedia (Hayata) Kitam. 【菊科】

今天續談昨天的破傘菊,如果說“高山破傘菊”稀有,那“台灣破傘菊”更是“稀中之稀”它在日據時代於中部低海拔山區被發現,曾逾半世紀未再有採集記錄,2008年左右才再度於採集地附近被發現蹤跡。
自從拍完高山破傘菊之後我就一直找尋這個“姐妹花”;也曾經把“蔓烏頭”的幼株誤認為是它!讓我欣喜若狂,到頭來卻只是烏龍一場😂😂最後還是乖乖回到採集地拍它,雖然這一年它的花開的並不理想而且稍微過了盛花期但畢竟也算完成自己多年心願,等有機會時再去重新紀錄並重新編輯此篇文章。

引用簡誌描述:
菊科【破傘菊屬】
多年生草。葉掌狀裂,具長柄。種子僅具單一的子葉。筒狀頭花成繖房狀排列、圓錐狀或總狀排列。具副萼片,小花花冠白色。瘦果長橢圓形,不被毛。冠毛多數細剛毛狀。

【種檢索表】
臺灣有2種
1. 頭花繖房狀排列;總苞長9-11mm
1. S. intermedia(台灣破傘菊)
1. 頭花圓錐狀排列;總苞長6-8 mm
 2. S. subglabrata(高山破傘菊)

1. Syneilesis intermedia  (Hayata) Kitam.
( 台灣破傘菊 )
莖高80-110 cm。下部莖葉約2片,圓形,直徑15-35 cm,掌狀分裂或深裂,裂片5-9,具長柄。葉上表面無毛,下表面被毛。冠毛長8-9 mm。特有種。
(頭花繖房狀排列)
(管狀頭花)
 (總苞長9-11mm)
 (邊花雌性,心花2性)
 (花冠白色5裂)
(雄蕊凸出花冠外)
 (花序照)
( 葉照 掌狀分裂或深裂 )
 ( 葉正 )
( 葉背灰白)
(未開花株生態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