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蔓澤蘭 Mikania microtha Kunth 【菊科】
之前寫過原生種“蔓澤蘭”;今天來看另一種惡名昭彰的入侵種“小花蔓澤蘭”;它因其常整片覆蓋喬木、灌木上造成植物死亡,所以有“綠癌”之稱;據研究文獻指出:當小花蔓澤蘭族群建立之後,便能以驚人的速率擴散,當其入侵一個地區之後,會攀附、纏繞到任何直立的支撐物,如喬木、灌叢、作物、圍牆、綠籬上,藉由覆蓋及大量纏繞其它植物體的方式,阻斷陽光或壓制其覆蓋植物, 造成被覆蓋植物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逐漸生長衰微死亡,其中以幼齡(造)林及苗圃特別易受危害。
小花蔓澤蘭也會與其他植物競爭水份與養份,並可分泌化學物質來抑制其它植物生長,對經濟作物的危害也會造成產量減少,甚至會導致被其覆蓋的植物死亡,所以全台各縣市農業局均積極投入防制它的蔓延。
引用台灣生命大百科描述:
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莖細長,匍匐或攀緣,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無毛。
頭狀花序多數排成複繖房花序狀,頂生或腋生,頭狀花序含小花4朵,全為結實的兩性花;總苞片4枚,狹長橢圓形,頂端漸尖,部分急尖,綠色;花冠白色,管狀,5齒裂,具香氣。
單葉,對生,三角狀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具數個粗齒或淺波狀圓鋸齒,基出3-7脈。
瘦果黑色,被毛,5稜,被腺體;冠毛白色,由32-40條刺毛組成。
留言
張貼留言